名家书画网

名家书画展销平台

墨海漫步 寄意太行——记画家王俊和他的山水画

网站首页    名家评论_554066083.bj.wezhan.cn    墨海漫步 寄意太行——记画家王俊和他的山水画

 

墨 海 漫 步   寄 意 太 行

 ——记画家王俊和他的山水画

  生于安徽无为襄安的画家王俊,这些年离开家乡随女儿到河北落了户,准确地讲就是女儿工作落实到了河北的省会石家庄,他便和爱人商量把安徽老家的所有房产统统处理掉——倾家而迁。通过深入的了解,除了亲情因素,个中衷情还是寄放在河北境内铜墙铁壁南北走向独特地势地貌的太行山脉,他的山水绘作,因了这造化神奇和钟灵毓秀,义无返顾地留在了这异乡的土地上,并用五彩缤纷的颜色、酣畅淋漓的水墨在宣纸上描绘着它的现在和明天……(作品部分见《国画展厅
  中国的山水画是画家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其最大的特征就用笔墨随意赋形,即兴生发,借助自然世界的澎湃壮美,抒发画家心内感受的艺术再创作。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山水画在整个中国画作品中算最代表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画种,采用中国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工具材质,描募奇山异水,天地精神。
  山水画在宋元两代才达到高峰,画法有工笔法和写意法,五代之前已工笔为主,宋代是两者并行,元代之后,水墨写意日渐盛行。山水画家自隋唐时始从人物画家独立出来,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直到近现代,其中造诣修为深厚者历代皆出——荆浩、关仝、董源、巨然、董其昌 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吴湖帆、刘海粟、谢稚柳、张大千、黄秋园、黎雄才、潘韵、石鲁等,他们传承并辉煌着中华民族无比灿烂的文化瑰宝。
  每思及此,画家王俊便会泪光潸然,他为浩如烟海的中华艺术瑰宝而自豪,又为自己笔墨一时难追古圣先贤而自责浩叹,于是多少个春夏秋冬,他背起画夹毅然走进虽陌生但非常向往的太行群山,用自己心底的激情和手中的笔一遍遍地寻觅、感受、创作……
  欣赏王俊颇为得意的作品之一《酒临高处听松声》:体会他绘作中擅长的气氛渲染,笼罩整幅画面的墨色或暖色成为具有感情倾向和地貌特征的调子,明显地看出他营构的山水不是实象而是心象,心象是他绘画的出发点,因而他的笔墨是服从这种心象需求的,重于在写景中写意,不露点、线痕迹,墨色交织加上恰如其分的轻度渲染,有一种在理性结构中的放松表达,强化了作品亦真亦幻且拟人的意境,运用了古人传承下来的了皴法,点法,将景色平地拔起,直上云霄,画面由近景的松鼠向高远山巅空间发展,同时也由实境向虚境过度,构图显得别出心裁而又自然衍化,凡在实景之处,他根据山体的阴阳向背活用松散墨点和皴线交织成充实的形象生命,画中的留白处即是云雾或溪流,又在视觉上贯注空间的气流,虚和实,浓和淡,疏和密的对比形成画面流畅的节奏韵律,使画面丰茂,坚实而透气,全副气势非常顺畅地升腾起来,这种直抒胸臆的明朗表达是他健康情怀的显露。
  山水画的意境,应是一种充分的物我交融。舍物,无视大自然的情景神韵,作画全凭主观挥写,将作品视作自我渲泻的载体,这样做避免不了符号化和概念化,致使观者无法欣赏到大自然本体的动人之美;舍我,中规中矩地描摹自然,把山水画完全画成水墨写生,甚至成了自然景观的图示,作品中缺乏作者情感的投入,更谈不上心灵的沟通,这样的作品鲜有内涵,缺乏韵味,无法实现以情感人的观赏功能。每一位山水画家采风归来,应将眼中、心中采录下的自然景观重新打碎消化,烂熟于心,然后面对一纸素宣,将胸中的影象、思绪、激情用笔墨的特有语言尽情倾吐出来。山水画应介于真实与非真实之间,在画面上,此山,非彼山;此景,非某景,正所谓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也。作画时对景、对照片、对速写都难免囿于拘束,只有放笔斗胆,姿意挥洒,而后深入刻划,小心收拾,倾注自己的内心感觉和主观演绎,才能使胸中丘壑耀然纸上,营造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画中意境,给作品赋于生命。而画家作画,各有所长,有的善用简洁单纯的笔法,以反复连续出现的符号,给人重复的视觉刺激,形成整体效果,王俊每次作画则用喜多变的墨法、笔法,多样的笔墨符号来营构整体画面。,远观有整体气势,近视亦有可供细读之处。
  我与王俊先生交流不多,但通过他痴迷于绘画艺术的感性语言里,体会到他不甘于眼下作品中的个别瑕疵和些许不如意,依然在不辞辛劳、不遗余力的遍访名家、研习先贤,勤奋不辍。每通宵达旦临摹古人,深入思考,而后刻苦磨砺……我以为,每一位艺术家现在的艺术作品并不能充分代表一个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更应该是下一个高点的起步,我们瞩目并为他加油,期冀他一步一个台阶的每一个令人欣喜的攀登。(拓梦

  王俊国画作品欣赏:

 

联系    返回

2013年10月19日 00:0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