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心画骨 天津画家李永文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天津北方网讯:一幅潇洒飘逸、亦真亦幻的《群仙聚会图》,呈现出中国古典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壮观一幕。每个人物都仙气十足,灵气逼人,一眼望去,仿佛八仙踏浪来到人间。这215cm×555cm的画作,已经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将作为在大会堂里众多珍品中的一件与世人见面。而这幅群仙图的作者,就是天津美院中国画系教授李永文。
李永文的《群仙聚会图》在用色上没有大红大紫,无论是人物的头饰还是衣服的颜色,都采用合成颜色进行着色。他觉得用柔和的颜色才可以表现出作品整体的和谐和大气来。
这幅画选择了传统的八仙题材,这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李永文说:“我自己也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因为人民大会堂可以说是一个艺术瑰宝云集的殿堂。这也是我第一次创作这么大幅的作品。这幅画前后创作了两个多月。”作品送到人民大会堂的时候,大家都被其细腻的笔法,宏伟的气 势和独特的风格打动。
李永文的作品将工笔和写意相融合,在笔墨上下了很深的功夫。注重勾线是他创作的一贯画风,其次是水墨。他很少用色彩,大部分作品都采用合成的颜色着色。鲜明的线条勾勒,辅以淡雅柔和的颜色,使整个画面十分协调。李永文的作品细节处以工笔画法强调,全局处则以写意铺陈开去。从人物的身形表情,到小草远景的颜色布局,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有时为了构思人物的动作外貌,他会对着镜子反复比划思考。
李永文不仅绘画风格注重借鉴与融合,他的书法也是独树一帜。隶书、篆书、行书等字体在他的书法中都可以寻到踪迹,然而,他的字却不是这几种字体的简单合成,而是充分融合以后形成的刚柔并济力道十足的“永文体”。从事艺术创作,关键在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李永文的艺术世界里,无论是他的画还是他的字,似乎都做到了。
李永文的风景画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山水风光。他的风景画多以近景为主,画面布局上或疏或密,疏处不嫌空白,密处又不嫌拥挤,总有道理。西北风情题材的作品也是李永文钟爱的题材。民风淳朴的北方气质是这类题材吸引他的原因之一。在这类作品中,他主要表现的是人物和动物之间和谐的关系。在他看来,动物是作为人类的伙伴和朋友来表现。在这种思想之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人和动物都融为一体,少一分隔阂,多了几分亲密。
艺术创作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并不容易。在李永文看来,绘画需要“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李永文的作品以线为主,水墨色彩为辅,风格的独树一帜和画技的高超被业内同道所称赞;同时,画中人和景透着真实生动,也被众多群众所喜爱。李永文的艺术世界源源不断传递出的是一种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记者吴宏 视频王宽 实习生晁丹)
李永文,天津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协理事、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天津画院院外画家。主持修订《中国画系教学大纲》。
他创作的《阳光》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入选《中国美术史》现代卷、《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精华录》、教育部中小学课本。作品入选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三次获奖。《夏日》获首届全国工笔画大展金奖;《渴望和平》获国际和平年展奖;《金秋》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天津美展金奖,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并在《美术》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暖阳》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天津美展金奖;《太白醉酒图》获中日韩BESETO国际美术节银奖;《垂钓图》获中国画家学术年展,特邀优秀作品奖;《知音》、《布阵图》为中央电视台收藏并出版;《米颠拜石图》为荣宝斋收藏并出版;《晚秋》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